时间:2023-08-31 06:51:18来源:
地震分级很麻烦,大致如下:
极微2.0以下很小,没感觉约每天8,000次
甚微2.0-2.9人一般没感觉,设备可以记录约每天1,000次
微小3.0-3.9经常有感觉,但是很少会造成损失估计每年49,000次
弱4.0-4.9室内东西摇晃出声,不太可能有大量损失。
当地震强度超过4.5时,已足够让全球的地震仪监测得到。
估计每年6,200次
中5.0-5.9可在小区域内对设计/建造不佳的建筑物造成大量破坏,但对设计/建造优良的建筑物则只会有少量损害。
每年800次
强6.0-6.9可摧毁方圆100英里以年内的居住区。
每年120次
甚强7.0-7.9可对更大的区域造成严重破坏。
每年18次
极强8.0-8.9可摧毁方圆数百英里的区域。
每年1次
超强9.0及其以上每20年1次
地震有强有弱,用以衡量地震强度的标尺就是震级,震级通过地震仪器的记录计算出来,其大小与地震中释放能量有关,能量越大震级越高。
目前通用的震级标准,最初由地震学家查尔斯·里克特1935年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技术学院公布。
这个震级表以他的姓氏命名,即里克特震级表,简称里氏震级表。
这种简单而实用的震级标准,最初只用于测量南加州当地的地震,但随着日后在全球普及,里克特也名扬天下。
里克特把地震震级从低到高分为1至10级。
接近于震级表高端水平的地震很难测量,因为它们鲜有发生,高于里氏8级的地震平均每年只发生一次,科学家们没有更多的机会去分析这种顶级地震。
诞生于近70年前的里氏震级表,至今仍是最为通用的地震分级标准。
在地震表上,每个级别都比上一级地震的运动和强度增加10倍。
中度地震始于里氏5.0级,超过里氏6.0级就是强烈地震,可以造成现代建筑的损坏。
达到里氏7.0级或者更高,就是大型地震,所造成损害范围通常达到数百公里。
目前,科学家开始倾向于使用更加精确的测量法,比如“地震瞬间”,把一次地震释放的能量量化。
由于地震的不确定性,科学家们一般会在地震之初估算出一个震级,然后在获得更多数据后更新。
地震震级分为九级,5级以上的地震会造成破坏。
简称震级。
地震分级类型:
1、一般将小于1级的地震称为超微震。
2、M≥1级,小于3级的称为弱震或微震。
3、M≥3级,小于4.5级的称为有感地震。
4、M≥4.5级,小于6级的称为中强震。
5、M≥6级,小于7级的称为强震。
6、M≥7级,小于8级的称为大地震。
7、8级以及8级以上的称为巨大地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