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8-04 23:32:28来源:
游桃花源记的原文指的是《桃花源记》一篇文章,是唐代陶渊明所写的散文。
这篇文章讲述了一位渔夫的故事,在他的船行进中发现了一处桃花林,这里的人们生活得非常安逸,没有纷争烦扰。
这个故事暗示人们可以通过远离尘嚣,寻找内心的平静和安宁。
其实,这个故事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,是一种美好愿景的体现。
同时也反映了人们对世俗混乱的厌恶和追求隐居宁静的心理。
这篇文章曾被多次传颂流传,成为中国文化名篇之一,同时也受到西方文学界的高度评价。
1)陶渊明:
(365-427)东晋浔阳柴桑人,名潜,字元亮,世称靖节先生,自称五柳先生,著名诗人。
我国第一位田园诗人。
后世称他为:
“百世田园之主,千古隐逸之宗。
”(2)太元:
公元376~396年,晋孝武帝年号。
是东晋孝武帝司马曜的第二个年号,共计21年。
(3)武陵:
晋郡名,治所在今湖南常德。
(4)缘:
循,沿着。
(5)落英:
落花,一说初开的花。
(6)异:
惊异,诧异。
这里的意思是“对……感到奇怪”。
(7)尽:
尽头。
(8)才:
仅。
(9)俨然:
整齐的样子。
(10)属:
类。
(11)阡陌交通:
田间小路交错相通。
南北小路叫阡,东西小路叫陌。
(12)悉:
尽,全。
(13)黄发:
借指老人。
(14)垂髫(tiáo):
借指儿童。
髫,古代小孩的垂发。
(15)要:
通“邀”邀请。
(16)咸:
都。
讯:
消息。
(17)邑人:
同乡(18)绝境:
与世隔绝的地方。
(19)间隔:
隔离。
(20)乃:
竟然。
(21)无论:
不要说、更不必说。
(22)延:
邀请。
(23)扶:
沿着、顺着。
(24)向:
原先。
(25)处处志之,志:
名词作动词,做标记。
(26)郡下:
指武陵郡城下。
(27)诣:
到。
特指到尊长那里去。
(28)寻向所志:
寻找先前所做的标记。
(29)刘子骥:
名驎(lín)之,《晋书.隐逸传》里说他“好游山泽”。
(30)规:
计划,打算。
(31)未果:
没有实现(32)寻:
随即,不久。
(33)遂:
终于(34)问津:
问路,访求。
津,渡口。
(35)才通人:
仅容一人通过。
(36)旷:
空阔,宽阔。
(38)穷其林:
走到那片林子的尽头。
穷,尽。
(39)鸡犬相闻:
(村落间)能互相听见鸡鸣狗叫的声音。
(40)为具言:
为(桃花源中的人)详细地说出。
(41)为:
对,向。
(42)便扶向路:
就沿着原来的路(回去)。
扶:
沿着。
(43)语云:
对(他)说。
“语”后面省略了代渔人的“之”字或告诉(44)具:
同“俱”,完全,详尽。
(45)得:
取得,获得,文中是找到的意思。
(46)既:
已经,以后(47)志:
用符号做标记,动词(48)豁然:
开阔的样子(49)开朗:
开阔而明亮补充:
落英缤纷:
落花繁多的样子。
林尽水原:
林尽于水源,意思是桃林在溪水发源的地方就到头了。
仿佛:
隐隐约约,形容看的不真切。
豁然开朗:
形容由狭窄幽暗突然变得宽阔明亮的样子。
相闻:
可以互相听到。
要:
同“邀”邀请说如此:
说明了像这种情况问讯:
打听消息从来:
从……地方来
网络用语“桃花源记”通常指的是一种虚幻的美好境地,可以理解为“桃花源”般的世外桃源。
在网络中使用“桃花源记”这个词语,往往是在表达一种避世、逃避现实的心理状态,或者是在暗示某种幻想或美好的幻境。
比如,一个人厌倦了琐碎的生活,就可能会说“我想去一个桃花源记”,表示希望能够逃离现实,到一个幻想中的美丽世界中寻求心灵的安宁和满足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