时间:2023-08-31 09:20:56来源:
中国东汉科学家张衡发明创造了地动仪。
张衡(78年—139年),字平子,南阳郡西鄂县(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)人。
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发明家、地理学家、文学家,蜀郡太守张堪的孙子。
张衡所处的东汉时代,地震比较频繁。
张衡对地震有不少亲身体验,为了掌握全国地震动态,经过多年研究,终于在阳嘉元年(公元132年)发明了候风地动仪,这也是世界上的第一架地动仪。
地动仪有八个方位,每个方位均有口含龙珠的龙头,每条龙头的下方有一只蟾蜍与其对应。
任何一方如有地震发生,该方向龙口所含龙珠落入蟾蜍口中,由此便可测出发生地震的方向。
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是张衡发明的。
1.张衡发明了世界上最早的地动仪。
2.张衡是中国东汉时期的一位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地理学家和发明家,他在132年发明了地动仪,地动仪是利用摇撼不止的挂针在玻璃罩内示动地震的仪器,而地动仪被认为是中国科学技术史上的杰出成就之一。
3.张衡在《前出帝问道经》中记载了自己造地动仪的经历,地动仪还被记录在中国古代文献《晋书》中,张衡发明的地动仪被后人直接用于探测地震,受到了广泛的应用和发展。
地震仪是张衡发明的。
张衡(78年—139年),字平子。
汉族,南阳西鄂(今河南南阳市石桥镇)人,南阳五圣之一,与司马相如、扬雄、班固并称汉赋四大家。
在东汉历任郎中、太史令、侍中、河间相等职。
张衡为中国天文学、机械技术、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发明了浑天仪、地动仪,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被后人誉为“木圣”(科圣)。
世界第一台地动仪是中国东汉时期张衡发明的。
张衡
张衡(78年-139年),字平子,南阳郡西鄂县(今河南省南阳市石桥镇)人,东汉时期杰出的天文学家、数学家、发明家、地理学家、文学家。
张衡早年曾游学三辅,进入太学学习,并拒绝孝廉辟命、公府征召。
期间一度为南阳郡主簿,后辞官居家。
直到永初五年(111年)才应征赴都,历任郎中、太史令、侍中、河间国相等职。
晚年因病入朝任尚书,于永和四年(139年)逝世,享年六十二岁。
北宋时被追封为西鄂伯。
张衡在天文学方面著有《灵宪》《浑仪图注》等;数学著作有《算罔论》;文学作品以《二京赋》《归田赋》等为代表,与司马相如、扬雄、班固并称“汉赋四大家”。
《隋书·经籍志》有《张衡集》14卷,久佚。
明人张溥编有《张河间集》。
张衡为中国天文学、机械技术、地震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,发明地动仪、改进浑天仪,是东汉中期浑天说的代表人物之一。
后人誉其为“木圣”[2]或“科圣”。
由于他的贡献突出,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将月球背面的一个环形山命名为“张衡环形山”,太阳系中的1802号小行星命名为“张衡星”。
后人为纪念张衡,在南阳修建了张衡博物馆