如何看待当代大学生学术缺位现象?

时间:2021-12-03 23:47:36来源:

大学是以学术为主导的,老师的晋升也是以学术成果为依据的,但是恰恰缺失了学术精神和学术氛围,尤其是在学生那里,舞会、武术、围棋、桥牌、气功等娱乐性的团体较多,鲜少探讨某种科学思想的组织。应该有一半以上的同学学习是努力的,但是努力的方向一般是考研或考编,学术氛围和兴趣并没有那么浓厚,这对于大学来讲,就失去了做大学问的潜力和积累,以至于降格为职业大学。比较典型的事例就是大学选修课,老师的选修课往往是有着自己的学术兴趣和学术思考的研究性课程,但是真正为学术兴趣而选修老师课程的又有几位呢?完成学分成了目的,这离学术研究也太远了。学术要求兴趣和激情,不一定能保证就业,但是学生毕业面临生存竞争,这也是现实,是残酷的现实,所以大学招生往往以市场为导向,根据可能的就业职位来制订招生计划,这种导向是职业大学的导向,是大学教育的妥协。 非功利的学术研究,特别需要兴趣和情怀的支撑,它不是一种谋生的手段,甚至需要靠打工来养活学术。这种学术热情需要从小呵护,要尽量减少任何破坏学术热情的行为,不要急着追求名利,如果是天才,更要呵护,不要诱于势利,要减少考试和考核,保持学术研究的连贯性。对于学生来讲,学术研究的兴趣小组要重点培养,长期坚持,研究成员也要每年纳新,目前大学的学生组织,以学术兴趣为宗旨的太少,能坚持下去的更少。当然,课堂教学的学术引导最是关键,能不能培养学术兴趣,关键还在课堂,要从大一开始,物色具备学术潜力的同学,进行重点培养,鼓励他们坚持学术的志趣,以研究兴趣为导向,以学术热情去考研。奖学金要向学术研究倾斜,要奖励学术小组,扶持学术研究,但不要急着索要成果。

推荐资讯